地点:宁波天一党员服务中心(靠近天一豪景)二楼
时间:2015年2月1日14:20-16:20
主讲人:叶时龙
中医是国粹,然则在这浮躁年代,因为人们都喜欢立竿见影,已经不再有耐心忍受病去如抽丝,于是中医也大范围失宠。这是一件颇为可惜的事情。心理学是个舶来的概念,然则关爱心理的健康却是早已有之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的继承,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许多宝贵财富给流失了。好多内容反而是被国外的学者继承走了,再回过头来在我们这里兴起,实在有些讽刺。
2月1日,奉化中医院的叶时龙医生, 坐客《心理大讲堂》,和大家分享了《中医与心理健康》,为大家从中医的视角呈现了心理健康的一些理念。
开讲之前,叶医生介绍了几个知名的老中医,国医大师何任,国医大师邓铁涛,甬上百岁名中医钟一棠,他们用自己的长寿证明了中医养生之妙用。记得在图书《恩宠与勇气》里,一个医生的建议是否中肯,你只需问一下,如果情况发生在他的孩子身上,他会不会也这么建议。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却是很多生产药品和出售药品的人常常是卖着一些自己绝对不去服用的药品,饮食行业卖着自己绝对不吃的东西,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了。为了钱,好多人早已经把老祖宗倡导的已所不欲勿施予人抛到九宵云外了。
课上,叶医生介绍了中医所倡导的“健康与疾病共存观”,健康与疾病是一种平衡关系,只是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的问题,物极者反,康至极为仙,病至极为尸。譬如癌细胞,西医主张弄死它,中医主张和平共处,如果能让癌细胞在体内不发作,和平共处几十年,那不是挺好。当然,中西医各有所长,互补才好,也是一种平衡。分享了四重境界:恬,淡,虚,无。诠释了中医的情志治疗,我们学基础心理学常说人的四种常见情绪,喜、怒、哀、恐,而中医讲五情,喜、悲、怒、思、恐,而这五种情绪联结着人的五脏,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和五行相克一样,这五脏与五情之间又相胜相克,于是有了情志治疗这一说法。古人实在是智慧,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发扬,实在可惜。
末了,叶医生给大家分享了关于几个关于自我调理的技巧。一是“导引与吐纳”,打坐、瑜伽之类的其实都在此之列;二是“安神保健按摩操”,大家在现场跟着医生做起了自我按摩操,通过对耳朵、太阳穴、风池穴、内关等部位的按摩达到放松的效果。后来,关于长寿与医术的问题,关于正负能量的平衡问题等等展还了激烈的探讨。
相信我们人类社会在追求极速之后,会慢慢的开始返朴归真吧。
(本网站仅提供活动的信息, 有关活动的任何具体事项皆由活动主办方负责, 特此声明。)